当前位置:pg麻将胡了模拟器-pg电子游戏麻将胡了>> 青岛市体育产业资源交易平台>> 政策法规

山东省体育局关于印发山东省“十四五”体育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鲁体字〔2021〕45号) -pg麻将胡了模拟器

来源:  时间:

文号:鲁体字〔2021〕45号

发布时间:2021年9月

 

 

各市体育(教育和体育)局,省体育局机关各处室、各直属单位,有关部门: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通知》(国办发〔2019〕40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9〕43号)精神,统筹推动我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体育强省建设,省体育局编制了《山东省“十四五”体育产业发展规划》,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山东省体育局

2021年9月6日

 

 

山东省“十四五”体育产业发展规划

 

“十四五”是我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五年。为统筹推动我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体育强省建设,按照省委、省政府总体要求,根据《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山东省“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环境

(一)发展基础

规模总量逐步扩大。“十三五”期间,全省体育产业总规模从2015年的1980.79亿元提高到2019年的2580.91亿元,增长了30.3%;体育产业增加值从2015年的606.74亿元提高到2019年的1078.45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5.4%,远高于同期gdp增速。2019年全省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同期gdp比重达1.53%。

市场主体日益壮大。2019年末,全省共有体育产业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25578家,规模(限额)以上体育企业356家,体育产业从业人员45.1万人。体育产业户数和注册资本在全省十大高成长行业统计中均列第二位。

载体建设成效显著。创建21个国家级体育产业基地、3个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和精品赛事、67个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5个国家级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项目,命名92个省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13个省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成立山东省体育产业联合会、山东省体育及体育用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胶东经济圈体育协同发展联盟、沿黄九市体育产业协作联盟。组建国家体育用品竞技器材检测实验室、国家体育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山东)。山东省体育健康产业创新创业共同体入选省级“政产学研金服用”共同体。青岛、日照两市入选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

品牌影响不断增强。形成以“帆船之都”青岛、“滨海时尚运动名城”烟台、“水上运动之都”日照、“世界足球起源地”淄博等为代表的一批城市体育名片。打造泰山国际登山节、东营国际马拉松、威海国际铁人三项赛、济南国际冬泳赛等一批品牌体育赛事。培育山东(临沂)体育用品博览会大型体育行业展会品牌,举办亚洲户外用品展览会(泰安)、中国(威海)国际钓具用品展览会、济南国际摩托车博览会等精品特色展会。

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全省出台体育产业政策、规划、发展报告30余项,归口发布21项体育地方标准。开展体育惠民消费季活动,发放体育惠民消费券。完成山东省体育产业单位名录库建设和首次城乡居民体育消费调查,启动山东省体育产业重点行业监测。国家体育总局与省政府签订《共同推进体育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支持创建国家高端体育装备技术创新中心。

(二)面临形势

“十四五”时期,我省体育产业既处在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挑战。从机遇看,健康山东、体育强省战略深入实施,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经略海洋等战略持续推进,为体育产业深度融入国民经济体系提供了发展契机;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创新动力;群众主动健康意识增强,为体育健康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大空间。从挑战看,全省体育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比较突出。体育产业体制机制不够健全,体育竞赛表演、健身休闲等业态规模较小,产业结构、效益与高质量发展要求还有明显差距;市场主体核心竞争力不强,体育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不足,居民体育消费水平不高;平台创新、金融服务、行业统计等尚不能适应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十四五”时期总体部署,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体育需求为目的,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完善体育产业体制机制,全面促进体育消费提质扩容,加速构筑现代体育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为推动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打下坚实基础,为全面开创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作出积极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增进人民福祉、促进入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培育形成投资健康的消费理念和充满活力的体育消费市场,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体育需求。

坚持创新发展。加快“放管服”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制度、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激发创新活力,释放产业潜力,促进体育产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坚持融合发展。强化体育赋能,深化体育与教育、文化、旅游、卫生健康等相关产业的融合,推进“体育+”发展,充分发挥体育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为强省建设注入体育活力。

坚持系统发展。围绕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加强全局谋划,践行全省八大发展战略和九大改革攻坚行动,协调解决供需矛盾,加快形成区域、城乡、省内外体育产业统筹发展新格局。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基本建成门类齐全、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优势突出的现代体育产业体系,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全省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6000亿元,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2%左右;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占体育产业增加值比重超过60%,新兴体育服务业形成规模效应,高端体育制造业占比大幅提升;体育消费总规模超过2600亿元,城乡居民人均体育消费支出超过2700元;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超过2.7平方米,全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2%以上。到2035年,体育产业发展更优、更强,成为我省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三、完善现代体育产业体系

(一)创新发展体育服务业。加快推动竞赛表演、健身休闲、场馆服务、技能培训|等生活性服务业态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以“沿黄河”“沿运河”“沿海”等品牌赛事为核心,培育“黄河入海”“鲁风运河”“沿海骑行”等重大区域ip赛事活动,构建完善“一城一品牌”山东马拉松赛事集群。到2025年,培育20个以上高端精品赛事、20个以上自主知识产权精品赛事。分类引导健身休闲企业发展,完善户外运动产品体系。建立与市场接轨的新型场馆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推动体育金融、体育商贸、体育会展、体育传媒、体育职业教育等生产性服务业态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提升体育展会规模和质量,加强体育影视、短视频等精品创作,支持开展赛事营销推广、人才经纪、基金运作、商务咨询、服务认证等体育业务活动。

(二)优化升级体育制造业。引导竞技器材、健身器材、运动康复设备、体育游乐设施等大型制造企业实施工业互联网计划,加快体育制造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升级。支持体育服饰、绳网、钓具等制造企业深入开展新材料研发和工艺创新。鼓励利用大数据采集技术分析个性化、定制化市场需求,提高智慧体育器材装备、可穿戴式运动设备、智慧运动康复器材、虚拟现实运动装备研发水平。支持体育企业建设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业设计中心。依托青岛、济南、临沂等物流节点城市打造集商品仓储、物流配送、信息发布于一体的全国重点体育用品物流基地和采购分销中心。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体育企业打造跨境产业链服务链,发展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业务,以合作、自建等方式布局建设一批海外仓。支持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拓展体育服务贸易。

(三)重点培育数字体育产业。出台推动数字体育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促进数字技术与体育产业深度融合,驱动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加快大数据、云计算、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在体育领域的创新应用,拓展在线健身、网络赛事、线上培训、沉浸式观赛等数字体育生活新图景。鼓励体育企业“上云用数赋智传播、消费的数字化、网络化进程。发展体育“新基建“互联网+”“数字+”“智能+”’升级体育基础设施体系。到2025年’全省50%以上体育场馆具备数字化服务能力,智慧化场地设施普及程度大幅提升。

(四)推进“体育+”产业融合发展。深化体卫融合,推进体卫融合试点项目工作,建立体育和卫生健康等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推动体卫融合服务机构向基层覆盖延伸,支持在社区医疗卫生机构中设立科学健身门诊,推广常见慢性病运动干预项目和方法。推进体教融合,大力推动运动项目进校园,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鼓励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积极引入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为学校体育课外训练和竞赛提供指导和服务。加强体旅融合,协同制定全省体育旅游发展规划,开发具有地域特色和产业特点的体育旅游产品和项目,加快培育一批体育旅游示范基地、精品线路和赛事。到2025年,培育20个以上体卫融合服务示范项目,创建10个左右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新命名30个左右省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

四、创新配置产业资源要素

(一)完善科技资源自己直方式。构建多层次、网络化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体系,提升体育领域关键共性技术、重大战略产品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能力。优化部省联动科技创新工作体系,依托国家体育用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积极创建国家高端体育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培育建设省级智慧体育研发中心。鼓励体育企业建设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支持地方培育体育产业创新园区、孵化基地等创新载体。编制体育产业核心技术攻关动态清单,整合优势创新资源,联合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办好全国体育科技创新大赛、中国体育智能制造创新大赛,推动体育产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到2025年,力争取得5项左右填补国内空白、具有牵引性的重大体育科技成果,高标准打造1-2个省级体育产业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体。

(二)促进人才资源高效配置。鼓励体育企业引进培养高层次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团队,柔性引进高端智力人才。鼓励各地组建体育产业专家智库,加强基层体育产业管理队伍建设。支持高等院校、职业学院增设体育产业学科专业。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兴办集团化体育职业教育机构。支持市场主体承担体育职业培训任务,开展体育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搭建体育人才供需对接平台,支持大学生、退役优秀运动员在体育领域内自主创新创业。推进职称制度与体育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制度有效衔接,畅通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

(三)提升资本要素自己直效率。完善资本市场服务平台建设,推动设立由政府出资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的省级和市级体育产业投资基金。推动政银企合作,支持各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加大对符合条件体育企业的服务力度。鼓励银行创新开发“体育贷”等金融服务产品,支持体育企业通过质押商业赛事举办权、场地经营权等方式申请贷款。力口大对体育企业的信贷投放,增加适合中小微体育企业特点的信贷品种。鼓励符合条件的体育企业通过债券、债务融资工具和证券化产品融资。

(四)推动数据要素融通赋能。整合集成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等现有体育基础数据和业务数据,建设山东体育大数据中心。依托全省一体化大数据平台,跨层级、跨地区、跨行业对接相关数据资源,建立并完善体育主题信息资源库。加强以数据资源为基础的体育大数据分析与应用,稳步推动体育公共数据资源开放调用服务,引导市场主体利用数据要素优化生产流程、降低交易成本、促进供需对接,推动“数据资源”向“数据资产”转化。

五、优化体育产业发展布局

(一)提升两心引领作用。充分发挥济南市、青岛市经济实力雄厚和创新资源富集等综合优势,完善济青体育产业联动机制,增强中心城市体育产业发展能级,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辐射引领力的体育产业高质量增长极。支持济南市建设“世界泉水运动之都”,打造体育产教融合大平台,培育黄河体育精品赛事群,高标准建设黄河体育中心。支持青岛市建设“国际时尚体育城市培育滨海体育总部经济。

(二)开拓三圈联动格局。深入对接省会、胶东、鲁南三大经济圈区域发展战略,探索创建区域体育产业特色项目,加快要素流动,形成联动格局。放大省会经济圈科创优势,打造省会动能转换体育经济圈,建设体育智能制造集聚区、数字体育产业先导区、体育产业创新示范区,支持宁津、乐陵、庆云体育产业协同联动发展,建设更具核心竞争力的体育器材制造基地。突出胶东经济圈海洋特色,打造胶东蓝色开放体育经济圈,大力发展邮轮游艇、帆船帆板、渔具装备、潜水设备等高端体育用品制造业,推动建设一批项目配置合理的运动休闲康养基地,打造海洋体育产业的创新策源地和集聚功能区。聚焦鲁南经济圈转型提质,打造鲁南转型隆起体育经济圈,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体育项目,拓展武术、汽车摩托车、球类制造、运动服饰、体育商贸等产业链,打造体育产业特色功能区。

(三)激活四带贯通效应。以黄河、大运河、滨海、山岳等线状资源为依托,构建沿线城市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和市场主体等共同参与的合作平台,完善重大赛事活动协同机制,统筹布局水(海)上、冰雪、山地、航空等运动项目产业。突出黄河文化特色和生态保护,开发体育与旅游、文化、生态、休闲相结合的多层次体育产品和项目,高质量建设黄河生态体育产业带。突出大运河活态特性,以运河沿线体育赛事为载体,系统规划沿大运河体育产业项目布局,推动形成大运河体育产业发展轴,培育大运河人文体育产业带。重点布局海上运动项目,整合推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滨海精品体育旅游线路,提升滨海休闲体育产业带。依托鲁中南山地丘陵、鲁东低山丘陵资源,结合山地步道、绿道网络、交通网络、航空走廊,大力发展山地户外运动休闲产业,壮大山岳体育产业带。

(四)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加强黄河流域、环渤海地区、淮河生态经济带及山东友好省州城市的区域赛事联动和产业项目交流。积极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东北亚国家和地区的体育产业合作,推进体育赛事、体育用品装备、体育旅游、体育会展等相关产业跨域跨境发展。探索与国际体育组织建立长期战略合作机制,吸引高水平国际体育赛事、国际体育会议会展、国内外体育企业总部分支机构、功能性体育行业协会职能中心落户山东,共同开发体育市场与资源。

六、培育壮大体育市场主体

(一)培育骨干企业。围绕体育产业优势领域,通过整合新建、改制重组、引进合作,培育若干领航型体育企业、体育类上市公司。支持山东省体育产业集团发展壮大,支持组建市级体育产业集团,加强平台支撑、政策集成和要素保障。支持企业、品牌和项目连锁发展,鼓励产业关联度高的体育企业联合重组,推动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并购重组。鼓励各地建立“产业链链长制”,对产业链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实行“一对一”和组团式服务。到2025年,新增3家以上体育类上市公司。

(二)扶持中小微企业。推动设立体育创业基金,支持体育产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载体建设。鼓励中小微体育企业通过专业分工、服务外包、订单生产、产业联盟等方式为龙头企业提供产业链精准配套服务,全面提升供应链协同水平和资源配置能力。引导中小微体育企业特色化发展、专业化运营、精细化管理,梯次培育更多体育产业细分领域“专精特新”“瞪斧”企业。落实纤困惠企政策,完善减租降息制度,多措并举降低中小微体育企业运营成本。

(三)壮大社会组织。强化体育社会组织制度建设,推动体育社会组织规范化、社会化、实体化和专业化发展。充分发挥省市体育产业协会组织、单项体育运动协会作用,支持承接竞赛表演活动、体育场馆服务、体育技能培训等社会服务项目。鼓励发展街道(乡镇)、社区(村)体育社会组织,支持体育社会组织办运动队,培育民办非营利社会体育俱乐部。支持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体育咨询服务、评估认证、风险防范等业务。实施分级分类管理和年度评估,提升体育社会组织的数量和质量。建立多渠道、多元化投入的体育社会组织保障机制。

(四)做强职业俱乐部。提升足球、篮球、排球等俱乐部产业化发展水平,着力提高联赛成绩和主场办赛效益,强化职业体育俱乐部的城市属性,培育主场氛围、赛事文化和观赛群体。鼓励社会资本组建职业俱乐部,参加国际国内职业体育赛事,培育一批具有较高竞技水平、较好经济效益和良好社会声誉的本土职业俱乐部。引导武术、搏击、汽车摩托车等具备条件的项目走市场化、职业化俱乐部发展道路。

七、建设完善产业载体平台

(一)完善体育产业基地。聚焦竞赛表演、健身休闲、体育旅游、场馆服务、体育用品研发制造等领域,积极争创国家级体育产业基地。发挥国家体育产业基地载体集聚示范效应,引领省级体育产业基地发展,构建类型多样、结构合理、发展均衡的体育产业基地发展格局。提高体育产业基地承载能力,引导上下游体育企业向产业基地聚集,推进产业链补链、延链、强链。加强体育产业基地评选认定、动态管理和绩效评估,进一步提高产业基地科学治理水平。到2025年,新创建10个以上国家级体育产业基地,新命名50个以上省级体育产业基地。

(二)打造体育服务综合体。充分利用体育场馆、商业设施、工业厂房、仓储仓库等既有建筑空间,建设提升一批具备体育基本服务功能,集休闲、旅游、娱乐、购物于一体的体育服务综合体。引导发展体育主题公园、体育博物馆、体育休闲街区等特色综合体。鼓励市场主体以独资、控股、参股、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体育服务综合体投资、建设和运营。到2025年,全省创建10个以上国家体育服务综合体(典型案例)、新命名50个以上省级体育服务综合体。

(三)丰富体育产业项目库。实施重大体育项目建设提升工程,对全省体育产业重点项目开展集中入库管理,进行定期评估和动态管理。加强对入库项目的跟踪服务,支持入库项目与相关产业扶持政策对接,积极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领域的项目推分和资源导入,协调指导项目推进和成果转化应用。重点扶持一批辐射带动力强的体育场馆设施、户外运动休闲基地、体育制造产业园区、体育智能制造项目。

(四)搭建体育产业服务平台。高标准建设山东省体育产业服务大厅,提供资源整合、产权交易、评估认证、项目孵化、知识产权保护等服务,促进产业要素自由流转和优质资源均衡配置。支持各地打造体育产业智慧化服务平台,积极举办体育产业展会、论坛等活动。加快山东体育用品博览会品牌化、专业化、国际化进程,高水平办好山东体育产业大会、山东体医融合高峰论坛、中国(青岛)时尚体育产业大会、中国(德州)体育产业交流大会。办好山东体育服饰原创设计大赛、山东体育文化创意与设计大赛。

八、推进体育消费提质扩容

(一)做好体育消费示范。推进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培育国家体育消费示范城市,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和辐射作用。确定一批县(市、区)作为省级体育消费创新试点城市,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成果。鼓励各地以发放体育消费券、现金补贴和免费开放场馆设施等形式,开展体育消费月、体育惠民周等体育消费主题活动。扩大省级体育消费券发放规模和范围,提升“山东体育消费季”品牌示范效应。

(二)优化体育消费服务。完善大型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补助政策,加强对公共体育场馆开放使用的评估督导。鼓励委托专业机构运营符合对外开放条件的学校体育场馆,促进学校体育场馆开放。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发新型体育消费金融支持和服务模式,创新体育消费信贷产品,提高体育消费便利化水平。鼓励保险公司开发场地责任保险、运动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保险产品。完善体育消费综合信息服务,加强体育消费监测分析,不断完善评价激励机制。运用大数据等新技术开展体育消费领域形势分析,定期发布体育消费数据,做好体育消费市场信息服务。

(三)创新体育消费模式。推进传统运动空间向“功能+场景+体验”的沉浸式体育消费空间转变。推广24小时自助智慧健身房,创新发展体育新零售、体育“宅经济”,推动线上线下体育消费有机融合。支持举办国际顶级帆船、赛车、电竞等赛事,扩大体育高端消费。引导山地、水上、冰雪、航空、马拉松等户外运动项目消费,拓展新媒体体育消费。繁荣发展夜间体育经济,打造一批夜间体育消费集聚区。

(四)加强消费市场监管。推动建立综合监管和行业监管协作联动工作机制,强化“互联网+监管”思维,提升产业监测预警和风险防控能力。强化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监管,加强对新兴运动项目的分类监管,加强公益类健身器材及场地的检查和监督。完善体育行业单用途预付消费卡监管机制,探索实施履约保证保险、第三方支付等方式,强化预收资金安全保障。加快各级体育信用体系建设进程,依法依规对严重失信主体开展失信惩戒。探索设立体育消费纠纷巡回法庭,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维权服务。

九、加强规划实施保障

(一)加强组织管理。完善省、市、县(区)、镇(乡)四级体育产业组织体系,加强体育产业管理队伍建设。发挥省体育产业发展服务中心指导服务职能和省体育产业联合会桥梁纽带作用,健全跨部门协同、省市县协作工作机制。加强“放管服”改革,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稳步实施首批17个县(市、区)体育产业创新试点工作。完善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

(二)强化政策支持。切实落实国家支持体育产业发展的财政、金融、税费、用地、人才等产业政策,力口大对政策执行的跟踪分析与监督检查。完善和优化体育产业扶持政策,扩大投融资渠道支持体育产业发展。力口大体育产业政策创新力度,进一步完善省市体育产业政策体系。统筹省级体育发展资金,支持体育产业发展。

(三)健全统计制度。健全体育产业统计调查指标体系和年度统计工作制度,完善常态化调查统计机制。建立体育产业发展监测评价体系,持续加强体育产业名录库建设,开展重点行业动态监测。完善体育产业信息发布制度,定期发布统计数据、发展报告和专题研究报告。

(四)加强规划评估。推动体育产业工作纳入各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强化统筹推进和督促落实。科学分解规划任务,明确责任主体,落实质量和进度要求。健全规划督查考核机制,针对规划指标、政策措施和重大项目实施情况,开展年度跟踪监测、规划中期和终期检查评估。

 


字体: 】【】【】

青岛产权交易所

  • 地址:青岛市崂山区深圳路156号国金中心9号楼15层
  • 邮编:266100 业务咨询电话及邮箱:请点击查看
  • 技术部门咨询电话:0532-66718922
  • 监督举报电话:0532-66718919

司法拍卖二维码青岛司法拍卖

微信二维码青岛产权交易所

网站地图